WELLBET倾情赞助埃因霍温_吉祥坊wellbet_wellbet2018最新版

接下来8年,鲍威尔财富不断增加,据纽约时报报道,2016年他的净资产已达到5500万美元。早在去年11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宣布提名杰罗姆·鲍威尔(音,JeromeH.Powell)出任下届美联储主席,以接替珍妮特·耶伦(音,JanetL.Yellen)。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同时,聚焦中轴线、大运河文化带和阜景街“一轴一线”等重要节点,配合完成景山公园、北海公园以及先农坛(庆成宫)等文物保护项目腾退工作。

首页

学校信息

校园资讯

校务公开

德育园地

教学工作

教师发展中心

后勤服务

党建工作

团队活动

工会之家

学科导航·政治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治 >> 正文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

发布日期:2016-11-29  作者:  浏览量:[]

思想政治科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科(江苏卷)的命题,将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切实反映高校招生的要求和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坚持知识考查、能力考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机统一,注重考查考生对思想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考查考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对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内容和意义的理解。在遵循国家统一考试要求的同时,适当体现江苏特色。试卷保持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坚持能力立意为主导,以稳定为主,稳中有新。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教学实际,确定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从试题的文字表述和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得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取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3.描述和阐释事物

  ·正确描述试题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

  ·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全面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论证和探索问题

  ·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创见性作答。

  ·整合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证或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范围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内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时事政治”。选考内容为“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两个模块,考生可根据本人的选修情况,选考其中一个模块。

  现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对考试范围和要求具体说明如下:

必考内容

经济生活

  1.生活与消费

  (1)货币

   商品的基本属性

   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

   纸币的流通规律

   结算方式

   外汇和汇率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2)价格

   供求关系与价格

   价格与价值

   商品的价值量

   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3)消费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消费类型

   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与经济制度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公有制及其主体地位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企业与劳动者

   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

   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劳动和就业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3)投资理财的选择

   我国的商业银行及其主要业务

储蓄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

   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等投资理财方式

  3.收入与分配

  (1)个人收入的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兼顾效率与公平

  (2)财政与税收

   财政收入及其来源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财政支出及其种类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我国财政的作用

   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科学的宏观调控

  (2)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新要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影响

   跨国公司

对外开放的新阶段(新增)

   世界贸易组织原则和作用(删除)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政治生活

  1.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删除“和特点”)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公民应自觉参与政治生活

  (3)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

公民应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2.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

   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2)政府权力的行使和监督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政府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我国政府权威的树立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

   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2)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优越性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

   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当代国际社会

  (1)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际组织的作用

   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文化生活

  1.文化与生活

  (1)文化与社会

   文化的内涵与社会作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综合国力

  (2)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及其特点

   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2.文化传承与创新

  (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尊重文化多样性

   文化传播的(删除“多种”)途径

   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3)文化创新

   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意义和途径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走进文化生活

   文化市场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增)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删除)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删除)

生活与哲学

  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什么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时代精神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4)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探究世界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2)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求索真理的历程

   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真理及其特性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及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系统优化方法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的否定及其实质

创新的社会作用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

  (2)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人生价值及其实现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时事政治

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选考内容

经济学常识

1.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分配理论

   斯密关于市场作用与自由放任的基本观点

   斯密的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分配理论

   李嘉图的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学说

   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重大意义

   劳动二重性学说及其意义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作用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

   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3.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影响和实质

   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及影响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三种典型模式的主要特点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4.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列宁关于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主要观点

   《论十大关系》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观点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和影响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创新及其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1.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国家与国家性质

   专政与民主

   国体与政体

   代议制

   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和总统制

   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

   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

   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

中国与国际组织

   2.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及实质

   法国的国家机构,法国政体的运行与特点

   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

   英法两国政体不同的原因

   3.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制

   美国联邦制的特点和利弊

   美国政党的特征和两党制的实质

   美国的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

   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利弊与实质

   美国利益集团的活动方式及其政治作用

   4.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和作用

   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基本原则(新增)和职能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组织方式(新增)和作用

   中国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与欧盟的合作与交往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全卷满分120分。

  (二)试卷内容比例

  经济生活    约25%

  政治生活    约15%

  文化生活    约15%

  生活与哲学   约25%

  时事政治    约10%(时事政治的内容可在相关试题材料中体现)

  选考部分(经济学常识或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约10%

  (三)题型及比例

  单项选择题    55%(33题,每题2分)

  简析题      约30%(必做题2题,选做题2题中选做1题,每题12分左右)

  探究题      约15%(1题,18分左右)

  (四)试题难度

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组成,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四、典型题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1.2014年被称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经济社会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激发市场活力的是( )

A.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沿线约6000万人直接受益

B. 国务院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C.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粤、津、闽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

D.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解析】本题以2014年国内的四件重大时事为背景,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取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的能力,考生必须了解相关背景才能作出准确判断。根据题意,从激活市场活力的角度看,A、B、D项与题意没有直接关系。三个新自由贸易区则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将肩负更多试验内容,通过多种机制体制创新,探索更开放、更便利的国际投资与发展环境,从而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因此,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2.《论语》中鲁哀公问孔子学生有若,荒年收成不好,国库又不足,怎么办? 有若建议将税收从20%减到l0%;哀公道:20%税收尚且不够,减到10%,国库不更少了吗? 有若回答:百姓足,国库岂能不足? 百姓不足,国库能足吗? 有若观点给我们的启发有( )

①税收收入并非必然与税率按同一方向增长或下跌

②减轻百姓税负,可能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增加国家税收

③要根据经济发展的状况,兼顾国家和百姓利益安排税收

①税率与税收收入、经济增长、百姓收入按相反方向变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以《论语》中鲁哀公与有若有关税收问题的对话为素材,着重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财政、税收知识的能力。涉及的考点主要有财政收入的来源、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等。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观点片面。

【答案】B

3.我国央行自2015年2月5日起全面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0.5个百分点。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描述该政策对经济影响机制的是( )

A. 货币供应量增加—→ 利率上升—→ 投资减少—→ 总需求减少

B. 货币供应量减少—→ 利率降低—→ 投资减少—→ 总需求减少

C. 货币供应量减少—→ 利率上升—→ 投资增加—→ 总需求增加

D. 货币供应量增加—→ 利率降低—→ 投资增加—→ 总需求增加

【解析】本题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为背景,主要考查考生对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一般而言,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银行利率降低,进而导致投资增加和总需求的增加。根据题意,B、C两项货币供应量减少的判断错误,A项利率上升、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的表述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4.货车司机任某不同时间在同一路段,因为相同的违法行为被处以不同额度的罚款,他对此感到不满,便度行使监督权

D. 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解析】本题以日常生活中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具体案例为背景,着重考查考生有针对性地调动相关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判断的能力。本题主要涉及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等相关知识。任某用写信的方式将罚单传到市长信箱,反映自己的意见,这是公民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将几张罚单传到市长信箱。市政府对此高度关注,不久便出台了《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规定》,细化了行政执法的自由裁量权。任某将罚单传到市长信箱是( )

A. 政府开展行政执法的重要依据

B. 公民参与基层民主管理的重要方式

C. 公民通过信访举报制使监督权,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5.某市民政局统计显示,目前该市居民委员会承担的行政性工作占其总工作量的85%以上,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居民委员会是政府的基层组织

B.政府主动简政放权值得肯定

C.居民自治是基层民主的有效途径

D.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功能受到削弱

【解析】本题以某市民政局的统计数据为背景,考查考生准确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正确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主要涉及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作用、政府的基本职能等相关知识。从数据信息可以看出,某市居民委员会作为居民自治组织,却承担了大量行政职能,这样必然导致居委会自治功能被削弱,同时也不利于政府正确行使自己的职能,由此可推断D项符合题意,判断B项与题干不符;居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政府的基层组织,A项错误;题干材料未涉及居民自治的作用,C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D

6.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牵挂着我们的一生。然而,只有离乡的人才会想回乡;只有离乡的人才会发现故乡愈难回,乡愁便愈深。这说明(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认识来自实践的需要 ④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以乡愁为话题设计跨模块试题,涉及的考点主要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等,考查考生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相知识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离乡的生活实践使人们产生对故土和家乡的眷恋与思念,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故乡牵挂着我们的一生”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因而①②符合题意。题干没有说明实践产生新要求,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究和研究,也没有强调先进文化的感染力和感召力,③④都不符合题意,因此B、C、D项排除,A项正确。

【答案】A

7.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始终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透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

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

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是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③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以传统文化的传承为素材,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题中通过比较传统戏曲、古典诗词、书法的发展得出结论: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说明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同时,这种精神不因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具有相对稳定性,①③符合题意。题中观点强调的是文化的精神传承而非技艺传承,也不是强调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②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

【答案】A

8.《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老马的识图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②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以《韩非子·说林上》中“老马识途”的典故为素材,考查考生完整理解信息和准确运用知识的能力。老马识途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不取决于人的发现,故①说法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管仲之所以能够利用老马识途,是对老马在识途功能上的特殊性具有正确的认识,故②符合题意;管仲利用老马识途的功能,充分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找到返回的道路,故③符合题意;人是实践的主体,马不能进行实践活动,老马之“智”源于实践说法错误,故④不选。

【答案】C

9.转基因食品今天已经非常普遍,支持者认为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但是世界上也有一些人和民间组织对此持激烈的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大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则,人为地改变生物的基因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从中可见( )

①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②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导

③价值判断与人认识事物的角度有关

④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以人们对普遍存在的转基因食品影响的不同看法及原因分析为背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涉及的考点主要有世界观与方法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题中对转基因食品的两种不同态度,体现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价值判断也不同,表明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导。①不符合题干主旨;④说法错误。

【答案】C

(二)简析题

1.

注:原油及成品油(指原油经加工而成的汽油和柴油等)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我国国内成品油价格由政府定价,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波动作相应调整。

(1)根据图1,运用经济常识,分别从企业经营、居民生活的角度,指出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走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2)2016年1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改委”)决定,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设置调控下限,即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时,国内汽、柴油价格不再跟随下调。

结合图2,推断国家发改委出台该项政策的意图并加以说明。

【解析】原油及成品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其价格的变化对国际和国内市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题以近年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总体下降和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为背景,考查考生对重大经济现象的认识及分析能力。第一问要求考生指出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走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考查考生运用经济基本概念、原理推测社会现象变化的可能趋势或结果等能力。第二问要求考生推断国家发改委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设置调控下限的意图并加以说明,考查考生运用经济基本概念、原理说明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等能力,增强考生对政府政策的理解和支持。试题综合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评分量表的形式,对可能出现的答题内容进行等级描述和评分。

【参考答案】(1)评分量表:

评分观察行为特征:运用经济基本概念、原理推测社会现象变化的可能趋势或结果。

分值

等级描述

分数解释

水平4

根据规定角度.指出降低成本对主体的有利影响

应答中没有明显逻辑问题,包含以下关键词:

对企业经营有利影响的关键词:增加企业赢利、提高效

益、提高产品竞争力等

对居民生活有利影响的关键词:提升消费能力、提高生

活水平、提高消费水平等

能够运用经济基本概念、原理准

确推测社会现象变化的可能趋势

或结果

水平3

根据规定的角度,指出有利于降低成本

应答中没有明显逻辑问题,包含以下关键词:

对企业经营有利影响的关键词:买油便宜、降低企业用

油成本、降低用油企业生产成本、降低能源费用等

对居民生活有利影响的关键词:买油便宜、减少生活支

出、降低生活成本、降低汽油费、降低以原油为原料制成品价格等

运用经济基本概念、原理准确推

测社会现象变化的可能趋势或结果,但未能抵及规定的角度

水平2

指出降低成本.但不明确或准确。

应答中没有明显逻辑问题,包含以下关键阋:

关键词:减轻负担、降低成本

运朋经济基本概念、原理推测社

会现象变化的课能趋势或结果,

但表达不明确或不准确

水平l

没有应答

或仅仅解释图示信息,如油价下降、油价便宜等

或应答与试题无关

未能运用经济基本慨念、原理推

测社会现象变化的课能趋势或

结果

注.上述为针对一个角度的评分量表

(2)评分量表:

评分观察行为特征:运用经济基本概念、原理说明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

分值

等级描述

应答表现

分数解释

水平5

①结合图2,解释政策

②指出政策影响的企业或

产业

③推断宏观层面政策意图

内容表达明确,内在逻辑

一致

示例l:减少我国对进口原油的

依赖,减少低油价对国内原油生

生产企业的冲击,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示例2:利用价格杠杆,抑制国内原油需求量增加.减缓原油对外依存度的上升趋势,以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能够运用经济基本概念,原理清晰、完整地说明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

水平4

应答“4分”等级描述中①③

或②③

示例3:减少我国对进口原油的

依赖,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示例4:减少低油价对国内原油

生产企业的冲击.维护国家能源

安全

示例5:稳定成品油价格。防止原

油消费增加,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能够运用经济基本概念、原理完整地说明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但逻辑不清晰

水平3

只推断宏观层面政策意图

示例6: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示例7:维护国家能源自主

能够运用经济基本概念、原理说明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但缺乏论证

水平2

结合图1,解释政策或支出政策影响的企业或产业

示例8:减少政府对进口原油的依赖

示例9:减少低油价对国内原油生产企业的冲击

能够运用经济基本概念、原理解释材料

或运用经济基本概念、原理说明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但飞试题所指宏观层面的原因

水平1

没有应答

或应答与试题无关

未能运用经济基本概念、原理说明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

2.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月至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等8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这期间,共有19512人次在网上提出62315条意见,对草案的修改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今后,不论是法律草案初审稿还是二审稿,都要向公众广泛征求意见,使公众有更多机会发表看法。

材料二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1)据材料一,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合理性。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解析】本题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等8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为背景,从公众有更多机会对法律草案发表看法和切实推进我国法治建设进程角度,设置两问,考查考生对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及对国家推进依法治国问题的理解和评价。第一问要求回答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合理性,考查考生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及意义的掌握,有利于提升考生的公民意识。第二问将选用知识锁定为某个单元,改变了要么宏观到整个所学哲学知识,要么微观到某个原理的做法,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具有较高要求。试题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政治、哲学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综合阐释、评价现实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依法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渠道参与民主决策;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有助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或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有利于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推动依法治国。

(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提供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无限性;必须把“纸面上的法”落实为“行动中的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什么是好电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电影经常出现“叫好”和“叫座”的矛盾,有

些电影的艺术价值很高,但是票房却遭到冷遇;有些电影过度关注“眼球效应”,缺乏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立得住的文化内核,虽获得高票房,却是“低口碑”。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析我国电影需要“立得住的文化内核”的原因。

(2)有人认为,只要能“叫座”的电影就是好电影。请运用矛盾的观点对此加以评析。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其核心内容。电影作为文化产品,其根本属性在于其精神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什么是好电影的标准一直存在分歧,艺术性与商业性哪个更重要?本题立足于电影市场的现状,考查考生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第一问考查考生有针对性地调动文化知识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以及在认识事物本质过程中所体现的政治认同的素养。第二问考查考生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综合评价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评价问题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理性精神。试题既关注社会热点,又贴近考生生活,引导考生通过理性思考,从而认同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答案】(1)我国电影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得住的文化内核,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华文化之“魂”,它可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2)“叫座”与“叫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叫座”固然重要,但离开“叫好”,“叫座”将不能持续,好电影应该既“叫座”又“叫好”。在“叫座”与“叫好”两个方面中,“叫好”体现了电影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题中观点不仅割裂了矛盾双方的依存关系,也颠倒了主次。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4.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如果财政部把用过的瓶子塞满钞票,而把塞满钞票的瓶子放在已开采过的矿井中,然后,用城市垃圾把矿井填平,并且听任私有企业根据自由放任的原则把钞票再挖出来,那末,失业问题便不会存在,而且在受到由此而造成的反响的推动下,社会的实际收入和资本财富很可能要比现在多出很多。……挖窟窿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1)概括上述材料所揭示的理论观点,并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凯恩斯在上述材料中的理论观点对当前我国经济实践有什么启示?

【解析】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理论的提出开创了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先河。本题以教材中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的一段论述为素材,考查考生应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经济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第一问要求考生归纳概括材料中所表明的凯恩斯关于扩大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观点,特别是对其主张要进行辩证的分析;第二问要求考生创造性地运用凯恩斯理论,发现当前我国经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的正确对策。

【参考答案】(1)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增加投资,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就业,实现经济增长。

评析:凯恩斯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与摆脱经济危机具有积极作用;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2)我国也存在生产能力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我国政府应当根据国情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有效需求,如扩大消费、刺激民间投资等;政府投资要注意提高效率。

5.材料一 苏联解体后,原加盟共和国之一的A国建构了以三权分立为特点的政治体制,总统、议会和政府之间频繁发生权力之争,无休止的内耗让国家元气大伤,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欧盟东扩过程中,欧盟要求申请国按照欧盟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标准改造其政治经济体制。围绕入欧之争,A国地区间、民族间的矛盾逐步升级,国内分裂不断加剧。

材料二 2015年1月,A国东部地区冲突加剧。虽然欧盟与美国在扩张西方势力的总体战略目标上是一致的,但面对A国危机,欧美主张各异。欧盟力主以和平方式化解危机,与该国、俄罗斯磋商缓和紧张局势的方法。2月,长期政治解决A国危机及其东部地区停火的新协议得以达成,该国危机暂时缓和。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说明一个国家为什么不能照搬他国的政体。

(2) 结合材料,谈谈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作用。

【解析】本题以苏联解体后,原加盟共和国之一的A国的政治危机及其解决为背景,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作用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分析A国因为过分迷信西方式的政体,结果导致频繁的权力之争和无休止的内耗,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地区间、民族间的矛盾逐步升级,国内分裂不断加剧的状况,考查考生对一个国家不能照搬他国政体原因的认识。考生回答本问,不仅要对A国危机的根本原因有所认知,而且必须从中提炼出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内容。第二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对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作用进行高度概括。考生回答本问,需要从欧盟的地位和作用出发,结合材料和教材有关知识,有针对性地加以阐述。全题两问既要求考生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材料中获取有关信息,又要求考生能够调动和运用所获取的重大时事信息,有针对性地调用并整合书本知识,用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得出合理的结论。

【参考答案】(1)国体决定政体,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程度等基本国情也是影响政体的重要因素;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照搬他国政体,既不能保障本国人民的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也难以有效行使国家职能。

(2)欧盟是当今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欧盟主张多边主义,力争在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有所作为;在A国危机中,欧盟主张以和平手段解决危机,使A国危机得以暂时缓和,显示了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三)探究题

1.材料一 2013 年,以“╳╳宝 ”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 目前,互联网金融年化收益率一般为5.0% ,而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3% ,活期存款利率为0.35% 。巨大的利差让网民用鼠标投票,开始了银行存款的“搬家”。 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互联网金融一方面赢得了鲜花和掌声,一方面也受到审视和质疑。

某普通民众:不用怎么打理,每天都有利息到帐,比存银行获得的利息多,感觉挺好的。

某银行业从业人员:我们一方面要利用自身的地位和优势抵制“╳╳宝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推出类似的产品。

某财经评论员:互联网金融抬高了社会融资成本,干扰了货币市场秩序,且存在许多未知的风险,应该取缔。

材料二 2013年8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务院法制办等部门组成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研究小组 ”成立,并赴上海、杭州等地对互联网金融业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的建议与诉求,未来可能在国家明确互联网金融组织和业务法律地位、监管体制等问题上提供决策建议。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从认识论角度,分析“鲜花和掌声”、“审视和质疑”并存的原因。

(2)如果你家在银行有10万元定期1年的存款,已存了6个月,你会建议父母此时将这笔钱“搬 ”入“╳╳宝 ”吗?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自己作出选择的理由。(假设材料一中的数据保持不变)

(3)综合运用经济、政治生活知识,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

要求: 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 300 字以内。

【解析】2013年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面对这种“颠覆式”革命,人们褒贬不一。本题以这一重大社会热点为背景,选择的话题既关系投资理财,又关系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深层次的是隐含对新生事物的思考。第(1)问要求考生分析不同主体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持不同观点的原因,从哲学角度考查考生对“认识具有反复性”的理解和运用。第(2)问更加贴近生活,考查考生对知识在真实情境中的运用能力,要求考生通过精确计算,理性选择投资方式,充分体现对学科素养的考查。第(3)问要求考生运用经济、政治生活知识写时事评论,作为一种全新的设问方式,试题巧妙地考查考生对经济、政治和哲学三大模块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突出考查考生关注社会热点,辨识社会现象,透视社会问题的能力,实现了探究题开放性与收敛性相结合的考查特性,引导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究社会或个人面临的现实问题,切实体现思想政治学科的特色,体现知识考查、能力考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机统一。

【参考答案】(1)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受到立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评价互联网金融的作用时,人们往往是站在各自的立场看问题,从而形成不同的观点。②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互联网金融由于出现时间比较短,影响了人们对其性质和作用的认识。

(2)建议:不“搬”。

理由: ①从投资收益看,定期1年获得的利息为:100000╳3.3% ╳1=3300(元);取出后存入“╳╳宝 ”,1年可获得的利息为:175+2504.4=2679.4(元)

由计算可见,不“搬”获得的利息更多一些。

②从投资安全看,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所以建议不“搬”。

(3)评分说明:

等级水平

分值

等级描述

A级

6~8

围绕主题,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1)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意义;(2)互联网

金融带来的问题;(3)建立什么样的金融市场秩序;(4)政府如何建立健康有

序的金融市场。

知识运用准确完整,观点正确,能很好地结合材料加以论证,阐述有一定的深

度,语言表达逻辑性强。

B级

3~5

围绕主题,答出“A级”中的2~3个方面。

知识运用比较准确,观点正确但不全面,能够结合材料加以论证但阐述不够深

入,语言有一定逻辑性。

C级

0~2

不围绕主题;没有明确观点或观点错误;简单罗列知识,没有逻辑性;论证观点时使用知识错误。

答题示例: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拓宽了公众投资渠道,有助于增加公众财产性收入;冲击了金融市场既有利益格局,推动我国金融市场改革,促进金融资源合理配置。

互联网金融创新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且目前监管滞后,其逐利动机会催生投机行为,导致金融风险,这将会破坏金融秩序,影响经济发展。 因此需要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立法和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金融监管的决策,既要充分听取专家的建议,又要广泛听取企业和公众的意见,使立法既合乎市场经济规律,又合乎民意。 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明确在金融市场监管中的职责,坚持依法行政,确保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2.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技术实力,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进行重点部署。从2009年开始,机器人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国内外从事机器人研发和生产企业数量呈爆发式增长。

近年来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2016年3月,“阿尔法围棋"战胜韩国围棋名将,再次引起人们对智能机器人的高度关注,也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其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的担忧。如果智能机器人全面超越人类智能,人类最终面对的是友好的合作伙伴还是企图控制人类的对手?如果智能机器人被滥用,对人类带来的潜在危险又会怎样?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许多国家为何将机器人作为战略性产业来部署。

(2)某企业如果准备投资机器人项目,在确定投资前应做哪些必要的调研工作?

(3)某班同学就“智能机器火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否可控”展开辩论,如果你作为辩论的一方,请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

②综合运用《生活与哲学》《经济生活》知识加以阐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50字左右。

【解析】机器人技术和应用已成为各国必争领域和未来竞争的制高点。本题以近年来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机器人智能化带来的机遇和风险为背景,考查考生的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和综合探究能力。第一问要求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许多国家将机器人作为战略性产业来部署的原因,考查考生对机器人产业的战略性地位、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等问题的认识,以及提取信息和整合知识、进行发散思维的能力。第二问要求回答企业投资机器人项目应做哪些必要的调研工作,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创业的能力。第三问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否可控”为辩题,要求考生作为参与辩论的一方,陈述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观点并阐明理由,综合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索问题,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以及科学精神、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试题直面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情景设置真实可信,设问新颖独特,思维空间广阔,有效避免了能力考查的知识化倾向,充分体现了探究题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的特点。

【参考答案】(1)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机器人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技术且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机器人产业对维护国家利益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国家都想抓住和利用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抢占科技制高点,在世界多极化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2)研究政府关于机器人产业的相关政策;机器人市场和产业现状调查以及发展前景分析;企业从事机器人研发与生产的条件分析。

(3)评分说明:

等级水平

分值

等级描述

A级

5~6

观点明确,准确且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加以论证,阐述有一定的深度,

语言表达逻辑性强。

B级

2~4

观点明确,只从某一方面比较准确地运用知识,结合材料加以论证,阐述不够

深入,语言表达有一定逻辑性。

C级

0~1

未表明观点或观点不明确,运用知识错误,或简单罗列知识,语言表达没有逻

辑性。

内容要点:

正方观点: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可控的。主要理由: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不断提高科技水平,防范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各种风险。人类可以通过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促进智能机器人市场的健康发展,以造福人类。

反方观点: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不可控的。主要理由: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对智能机器人风险不能及时发现,导致风险不可控。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等固有的弊端,市场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往往做出违背道德和违反法律的行为,导致风险不可控。

关闭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 WELLBET倾情赞助埃因霍温 2010-2018 苏ICP备11075903号-1
WELLBET倾情赞助埃因霍温 主办·徐州市吉祥坊wellbet 教育技术中心维护 

苏公网安备 32039102000263号